2012年是集团公司“项目效益年”。实现项目效益,需要领导推动,于是集团公司在全司范围内启动了“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需要全员努力,于是开展了“拧毛巾、降成本”活动。各种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降本增效通俗一点就是“节约”,词典里对节约作出比较全面的诠释:节俭、节流、节省、节支、节衣缩食。应该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于人于己都关系密切,于事于物都贯穿始终,真切而浅显地映射出“聚水成塔、集腋成裘”的哲学道理。
以下几个例子,足以让人震撼并领悟:
其一:关于王永庆喝豆浆“赚一口”的故事。王永庆,台湾首富,资产总额1.5 万亿新台币,被誉为“经营之神”。王永庆最大的特点就是节俭,他喝豆浆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一般人喝豆浆:老板,一碗豆浆,打个蛋。王永庆:老板,一碗豆浆,然后先喝一口,再说“老板,打个蛋”他赚了一口!他曾经告诉工人说:“你们所戴的工作手套,如果一个掌心磨穿了,不妨翻过来,换戴在另一只手上再用,这便是节约能源。”他的成功秘诀只有两个字:节约!正是由于恪守“节约”理念,终于成就了王永庆的成功。
其二:海尔节约从“一次做对”开始,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海尔集团要求每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要求每名员工在每一时刻、对每一项作业都需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补救措施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浪费,要求每名员工一次把事情做对,实现实质意义就是节俭!不难发现, “质量是免费的”才是节俭的真谛, 海尔集团一次做对的理念成就了今天的海尔。
其三:普惠的“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普惠的节约思想就是“消灭一切的浪费,降低成本,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让普惠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刻,大力开发节约型产品吸引企业,抢占了广阔的市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5000名员工是集团公司的主体,如果每人每天都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那将是多大的财富呢?因此,可以这样说:影响我们前进步伐的,往往不是前方的险阻,而恰恰是鞋子里的一料沙子!当“浪费”一旦成为我们鞋子里的那粒“沙砾”时,再大的企业也要被侵蚀掉,再多的财富也要被消耗空!
节约或者浪费,得失之间都是一笔笔巨大的财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建设节约型企业,“拧毛巾、降成本”,必须从大家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