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从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以成本管理为主线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学习集团公司《成本管理手册》,本文试简单论述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成本的概念
(一)项目成本的定义
项目成本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工程成本和施工成本。
工程成本: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总和。
施工成本:在工程成本范围内,项目部在完成整个工程施工后所确定的各项生产耗费,或要素价值形态转移的总和。
(二) 工程成本和施工成本关系
工程成本是从施工企业角度来定义的,是施工企业从事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既包括施工费用和项目部间接费用,又包括总部所发生的间接费。而施工成本是从项目部角度来定义的,只包括施工费用和项目部间接费用。
(三)项目成本五大要素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被称为项目成本五大要素。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施工成本控制概念及目的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成本形成过程中,对项目部在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整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成本控制中应明确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确定成本合理最低化原则。一方面要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达到合理最低成本的方法。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参与,包括公司相关部门、项目部和各分包队或各作业层。施工成本控制也是全过程控制,随着施工各个阶段的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使成本费用自始至终都在有效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因为工程施工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施工前的计划成本只是一个目标成本,为今后的施工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工程竣工阶段,由于成本高低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来不及纠正。所以成本控制必须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即过程的动态控制。
4.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各分包队或各作业层负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同时拥有对成本控制的权力;在公司对其业绩考核兑现时,享受经济效益带来成果。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确定计划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后,公司成本管理部根据中标预算,市场调查情况及公司有关规定确定计划成本,协助公司与项目部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并督促项目部与分包队或作业层签订各分项成本考核责任状。
(二)实施成本控制
1.指标控制。成本管理部根据公司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经验,测算制定各项成本控制指标。人工费、机械费、措施费、项目部间接费等费用,按照项目责任书的要求实行总额指标控制。材料费的成本控制,首先要控制材料使用数量,以实际消耗量标准为依据,并确定一个合理损耗率,实行限额领料。没有实际消耗量标准的材料,要根据先进工艺制定领用材料指标;其次在材料采购时其实际单价必须低于预算单价,否则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审核,并找业主签证认可,以便追加合同外工程款。
2.合同控制。公司成本管理部根据公司与项目部,及项目部与各分包队或各作业层签订的考核目标责任状中确定的相关责任进行成本控制。项目部根据工程变更的情况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合理调整成本费用并报公司审核。
(三)进行成本核算
项目部每月末对成本进行核算,要严格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实际成本中材料的耗用数量,必须以核算期内实际消耗材料数量,按实际价核算费用,不得以领代耗。已领未耗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其它费用根据完成进度或按有关规定核算。
(四)组织成本分析
项目部每月末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费用进行成本分析,编写成本分析报告,指出成本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成本管理部即时组织召开成本分析会,审核成本费用执行情况,总结成本节约经验,或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及时调整成本费用,研究制定下月成本控制对策,保证整个工程盈利。
(五)严格执行成本考核制度
在工程竣工各种结算审完,施工成本最终锁定后,项目部分析整理成本核算资料报公司。成本管理部根据目标责仼书要求考核后,报公司审核批准,对项目部或分包队或作业层实行奖罚兑现。也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对施工成本进行考核,按比例进行奖罚兑现。
总之,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任务是:制定准确的计划成本目标和合理降低成本的措施;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对施工中所有费用进行跟踪,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标准、工程消耗量标准等;定期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及时提供成本分析报告和合理的成本调整资料,并与计划成本相对比;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开支;对竣工的工程进行经济责任考核兑现,最终的目的是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