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我们敞开心扉
——刘则平董事长走进第十期中青班学员座谈会侧记
党委办公室 李继良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被誉为是“二十三冶的黄埔”、“延安的抗大”,自举办以来至今已是第十届了。10月25日,是集团公司第十期中青班开班的第四天。下午下班后,刘则平董事长匆匆忙忙在食堂吃了个盒饭之后,直赴石燕湖,本期中青班开班地点。
6点30分左右,刘则平董事长到达石燕湖金茂大酒店二楼会议室。
“好!很好!非常好!”刘则平董事长一走进会议室,一班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学员用整齐、响亮的声音汇报了团队训练的成果。
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助理张卫兵主持座谈会,她说,“董事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机会难得,每个学员两分钟左右……”是的,尽管刘则平董事长日理万机,但是不论集团公司举办职业项目经理人才培训班、中青班,或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集团公司这位掌门人都要抽时间参加,与学员交流。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提高机会,我也把每一次交流当做自己了解真实情况的重要来源”。
简单的话语,开启了一座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室外,深秋的长沙已有许多寒意;室内,浓浓的暖意让每位学员都敞开心扉。50余名学员谈学习体会和启发,谈企业发展和目标,谈企业运营管理、团队建设,谈改革发展热点难点……真诚的交流、真切的语言、真情的沟通,座谈会始终洋溢着和谐、轻松的气氛。
在心与心的沟通中,三个多小时的会议很快就过去了。感动、感恩、难忘……这样的字眼表达的是学员对此次培训班的真实感受,不时流露在大家的言语之中。
刘则平董事长始终面对着发言的学员,认真地听,认真地记。
一轮发言之后,凭着超人的记忆力,刘则平董事长首先一一准确地叫出了57名学员的名字。接着,刘则平董事长直奔主题,“对这样的会议,我定位为交流、探讨、分享六个字,没有指示。”刘则平董事长没有官腔,没有套话,与学员开始了交流,他从“唯一的不变是改变,学习的四个步骤,学习的困惑,管理向领导过渡和使命、责任、感恩以及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等方面总结了学员的发言,使全体学员形成了共识。
“今天很多人激发了我要讲话的欲望,为什么?因为我与一部分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不多,有些东西是需要传播的,我听到了大家所关心的,我也要告诉大家我所关注的、集团所关注的,这是良性互动,也是激发我要来的重要动力”。刘则平董事长紧接着介绍了集团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肯定地说“总体上非常良好”,但又要求大家清醒地认识当前集团公司发展的差异,区域、盈利能力的不平衡等危机。“转型是根本,聚焦和协同是两个翅膀,二十三冶能不能在‘十二五’和未来腾飞,关键在这六个字。”刘则平董事长再一次解读了集团公司“转型、聚焦、协同”战略。
“二十三冶的愿景是要成为优秀的工程总承包商,要走有质量的增长道路。”“我们的使命是社会尊重,员工满意,为股东和相关利益方创造价值。”刘则平董事长描述集团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展现了集团公司的情怀与抱负,要求大家明确企业愿景与个人愿景之间是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的。
“二十三冶利润主要来自项目部,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建安,强总部与项目规范化管理不能顾此失彼。”当刘则平董事长以坚毅的口气强调了强总部与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时,每一位学员都若有所思,似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天生抗拒命令,这是管理学上讲的。如果你把80%的命令变为教育和指导、培训,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只要你自己或手下还有员工,这就是激励,激励千万种,没有标准答案。”“其实大家需要激励,刘则平也需要激励,激励是双方的,也是相互的。”刘则平董事长的讲话句句落地有声,催人深思,促人回味,使得会场上持续响起了热烈而激动的掌声。
座谈会最后,刘则平董事长与学员分享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继续加强学习,“学习是工作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责任”。二是希望大家重视人才,“优秀人才永远是优惠的,平庸人才永远是最昂贵”。三是希望大家多做贡献。“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刘则平董事长的殷殷嘱托,必将激励全司广大干部员工昂首阔步前进,为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加倍奋斗。
座谈会结束时,已是深夜11点多,刘则平董事长又消失在夜色中,奔波在返程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