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收拾心情,闭上眼睛,扪心自问:那些流逝的岁月,我曾在意的幸福,你在哪里?
一岁,牙牙学语,依偎在母亲怀里,饿了就哭,哭了就有奶吃,吃了就手舞足蹈地笑,笑累了,就心满意足地睡去。那时还不懂明天是什么,还不知道幸福的滋味。
三岁,穿着开裆裤满大街跑。最开心的事是跟着外婆赶早去集市,卖掉攒了一个月的鸡蛋,然后吵着要去吃隔壁摊的小笼包。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弱弱的问外婆要不要吃,等到外婆不要的肯定答复后,毫不犹豫地干掉最后一个。那时的幸福很简单,无非那筐卖出去的鸡蛋,无非那笼冒着热气的包子。
六岁,背着书包开始学习之旅。会为老师一个肯定开心一天,会比谁得的红花多,会因为老师选你当小组长而沾沾自喜。
八岁,告别外婆、老屋以及院子里那棵夏天结果的无花果树,依依不舍。外婆那双布满茧子却异常温暖的大手,外公一拐一拐满大街叫我的大嗓门,半个小时才能走到的学校以及那些模糊了面孔的伙伴,在我生命里渐行渐远。那年我一直耽缅在过往的记忆中。现在想来,原来幸福一直在原地守候,只是当我们失去了才会醒悟。
十三岁,从土里土气到城里生活。小升初,发现以后自己再也不是别人眼里的小屁孩了。所以开始忙着叛逆,忙着彰显个性,忙着面对世界迫不及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觉得父母总是不了解自己,觉得老师只会教我们那些寡而无趣的符号。那年感觉理解万岁,感觉幸福是你对我一个认同的眼神,是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我并不孤独。
十七岁,雨季,情窦初开,心事朦胧。却不得不面对文理分科。第一次要自己做出选择,第一次怕自己做错选择。内心煎熬得像犯了什么错误。到底是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科,还是家人认同的理科,从来没有这么彷徨过。最终我做出了选择,并且知道要为它承担后果。那年我明白了: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抱怨,就不能后悔。有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开始。
十八岁,进入高考倒计时,朝六晚十,整日沉于书山题海。累了的时候憧憬大学的生活,睡着了梦到自己被大学录取,大学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相信咬咬牙,硬着头皮往前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那段经历让我明白: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十三岁,毕业。奔波在择业的风雨中,才猛然发现自己已被这个社会甩在后面,于是玩命的奔跑。终于修成正果,除了暗自庆幸,也告诫自己机会来之不易,再不能像大学那样放任自流。奋斗生涯就要开始了。那年我想:努力过,才能抓到幸福。
二十五岁,青春的大好时光已所剩无几,工作也一年有余,不会像刚走出校门的毛头小伙一样懵懂无知,逐渐学会独挡一面,开始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开始思考与关注身边的事情,不再口无遮拦的宣泄情感,不再幻想,但不抛弃梦想。2011年,常州,幸福是心态,放得下,然后接着走下去。
若干年后,如果我不曾放弃,我想有自己的房子,不用多大,清晨,窗外有温暖的阳光;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善良体贴的伴侣,傍晚能一起逛逛公园;有稳定的工作,有相机,有想看的书,有喜欢的音乐;朋友偶尔过来聚一聚,有时能到处走走……这样,就很幸福了。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幸福·流年
浏览量
上一篇:
其实生活很简单
谁是你人生的责任编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