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湘ICP备0810314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远征天涯展雄风 出师印钢吟诗章

浏览量

远征天涯展雄风  出师印钢吟诗章

——集团公司承建印度电钢220万吨钢工程漫笔

国际分公司  符彦东

 

 

余热锅炉及鼓风机站

 

 

备煤筛焦工程

 

 

项目部生活大临

 

 

项目周边的荒凉景象

 

 

项目部员工在工地欢度春节

 

 

项目部组织开展篮球赛

 

 

 

从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向西北驱车308公里,即抵达波卡罗市。

虽然看似到了蕴育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恒河平原,但这里却还是一片古老的处女地。除了凄凄荒草、成群野兽,就只有零落的土著部落了。

古老与神秘笼罩着这块神奇的土地,而她却犹如摇篮里安睡的婴儿。

20092月,一家中国公司突然造访,在此拉开了印度电钢公司年产220万吨钢工程项目建设的序幕。

无数的疑惑、迷茫尾随而至: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一个什么样的工程?

所幸,膨胀的探知欲正一点点地拂开神秘、朦胧的面纱……

 

走出国门谋发展  漫步环寰拓市场

 

2008年,在集团公司“立足国内市场,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走出去”战略指引下,国际分公司揽下由山东冶金设计院设计的印度电钢公司年产220万吨钢项目ABCD四标段中的BC段约8亿元的施工任务。如此大的工程量刷新了集团公司国际工程的历史纪录,然而工程中标的前期工作充满了曲折与传奇。

投标工作开始前,国际分公司组建了由副总经理李欣年及经营预算人员陈立云、刘晔三位女将组成的投标小组。他们让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女将们深谙“兵贵神速”之道理,2007年年底她们参加完第一次标前会议,2008年元旦立马飞往印度实地考察。她们急切地惦念着公司海外业务的开拓,又精打细算地盘算着争取回家过年。然而天公不作美,考察顺利完成,百年不遇的冰灾却凶猛来袭,2008年初我国南方数省遭受大灾,交通瘫痪,苦等数天,几经辗转,她们才终于在除夕夜赶回了长沙。

商场竞争虽无硝烟却激烈无比,此次竞标大有“群雄逐鹿”之势:我国七大冶建企业和另外三家大型施工企业皆摩拳擦掌、虎视眈眈,货真价实的考验重重地落在了三位女士瘦弱的肩上。然而女将个个皆“尧舜”,在国际分公司原总经理陈小渝的带领下,投标小组与经营部成员一道,与竞争对手持续智勇周旋,在长沙、济南、北京、武汉、印度之间奔走,先后11次修改报价,终于把中标大旗插上了印钢工程的巅峰,她们也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刮目相看”。

工程顺利拿下,真正的大战一触即发。集团公司高层运筹帷幄,果断点将国际分公司、一公司、二公司及原建筑分公司为征战印钢主力军。国际分公司设立印钢工程现场项目经理部,并承担制氧厂工程的施工;一公司承担立式焦炉、铸管土建、鼓风机厂、余热锅炉房等工程的施工;二公司承担卧式焦炉、备煤筛焦、发电厂、白云石窑、石灰石窑等工程的施工;原建筑分公司承担余热锅炉、发电厂、烧结6座烟囱工程的施工。同时精选天津四海、山东莱芜两大厂家承担15000吨钢结构采购、制作任务。

天涯飞度越国界,别井离乡踏征程。近千名将士整装待发:有廉颇未老的长者,有稚气未脱的大学生,有比翼分飞的丈夫,有不让须眉的巾帼……

20092月,军旗猎猎,豪气震天,各路英豪浩浩荡荡开出国界,飞越孟加拉海湾。

 

昔叹西行取经业  今赞先锋开路人

 

昔唐僧师徒历九九八十一难,始至佛祖故乡菩提珈瑘抱回真经。而今二十三冶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汗水,在异国他乡吟诵出一首首动人的诗章。

印钢工程坐落在印度东北部一农村,离最近的波卡罗市有30公里。荒郊野外,荆棘丛生,野兽成群,破败的村舍和一条延伸于此、宽不足3米的坑洼土路,让这里染上了些许人间烟火味。

很多人说第一次欢迎“仪式”绝对新颖:一群顽皮的猴儿在树上激动得上窜下跳,好奇地窥视着我们这群远道而至的客人,如此“迎宾舞”不得不让人“受宠若惊”,以至于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当时的情景。之后随着大批国内施工设备、生活设施陆续到位,二十三冶远征军马上开始了生活大临建设。困难接踵而至,因附近没房屋可租,只能暂住在波卡罗市。乘着租来的相当于我国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吉普车,每天来回颠簸30公里,那段时期二十三冶远征军的骨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个月后,锅碗瓢盆开始在彩布搭设的帐篷下叮咚作响,从波卡罗采购的洋葱、土豆、西红柿等蔬菜来到了战士们的嘴边。当然还增加了一道新风景:菜肴处,苍蝇成群、轰鸣如雷。夜晚的睡眠也不再孤单,不仅飞蛾、红蝎子、毒蛇会床上作伴,苍蝇也和我们形影相随。

文化冲突一直是学术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二十三冶远征军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这一问题。印度国民素有复杂的宗教信仰,本国不同教徒间经常发生各类冲突。当地民众对这些异国来客更是抱有强烈敌意,隔三差五借机挑事:设置路障,聚众拦车,千方百计阻止我方施工。2009512日,因中国一冶与印度劳工发生摩擦,造成集团公司一员工返回大临途中被印度人所伤,进而引发中印双方“5.12”冲突事件,参与者达数百人之众。事件被印媒体广泛报道,结果导致集团公司赴印施工人员签证受阻,造成项目上人力资源极度紧张。不仅如此,项目部人员甚至有时还有生命危险。一些当地村民经常趁夜深人静,“荷枪实弹”潜入工地偷盗材料,一次居然真开了火,子弹从一名员工身边擦身而过,好惊险!

付出与收获成正比,辛苦的汗水换来了包括27栋板房、3栋食堂、3栋仓库、2栋厕所、2栋浴室的生活大临的建成,为工程顺利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战焦炉遇艰险  堡垒攻坚取巧干

 

3月的印度正值干旱热季,骄阳似火,野外气温甚至高达50多度。风起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三米内,浑浊一片、难辨西东。嘹亮的军号已经奏响,铮亮的钢枪早已上膛,却正面遭遇了印度恶毒的热季。狭路相逢,勇者为王,一公司征战印度的众将士奋勇打响了印钢工程第一炮——进攻年产50万吨焦炭立式焦炉。

因施工现场规划不合理,导致没有正规道路,只有一条临时土路。无数工程车辆把糟糕的泥路塞得满满的,“好”一派繁忙景象。一公司大胆地在当地租借暂缺的工程设备,灵活地招用当地民工;没有电,就用业主提供的几台柴油发电机发电;缺水,就靠汽车从几公里外运水;现场的“三通一平”无从谈起,就临时自行开路;简易的遮阳棚里遮不住骇人的高温,“汗流浃背”用在此处再也恰当不过。考虑到实际环境,项目部“披星戴月”:早晨5点上班,高温时段休息,下午6点下班,晚上轮番加班。

立式焦炉是一座工艺复杂、庞大的工业炉,没有厂房结构和保护外壳。在砼基础上用数十种不同规格的耐火砖砌筑内炉,外附成千上万护炉铁件。原料煤通过输煤系统进入焦炉,成品焦由三大车送到凉焦台,再通过工艺输焦系统输送到高炉。立式焦炉采用炉外煤饼捣固侧装入炉高温干馏湿法熄焦工艺,炼焦炉采用LRJ2005 型清洁热回收捣固法。4台焦炉一字排列,焦炉两端各设一套高41米湿法熄焦塔。该工程基础总砼量4000立方米,耐火砖砌筑量33000吨,护炉铁件2400吨,机械设备1100吨,钢结构安装500多余吨;附属建筑结构有水泵房两套、共用煤塔,另外还有电气、仪表、消防设施,工艺管道,采暖通风等。

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公司将士们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挖掘出了几万方黑土,浇注了几千方混凝土。20103月,四座焦炉同时交付炉体砌筑,立式焦炉一战宣告结束。

 

烟囱高塔屹云端  大小工程竞相连

 

如果你第一次到波卡罗,并且乘车前往印钢工地,印度司机会在十多公里之外,指着那座座屹立云天的高塔,分不清到底是印语还是英语,反正急切地想让你知道些什么。或许你会心领神会:哦,那是印钢的烟囱!

烟囱由原建筑分公司负责施工,共建成 60米烟囱2座、80米烟囱2座、100米烟囱2座,120米烟囱一座。烟囱是集团公司承建的标志工程,也是印钢标杆工程。二十三冶人克服人力资源不足的困难,夜以继日、大干苦干。白天组织滑模,每天向空中伸展3米;夜晚砌筑内衬,力保第二天进度。他们科学掌握当地气候特征,抢准时机进行砼浇注,得到了印度电钢公司、山东冶金设计院的大力称赞。

正当烟囱工程战至最高潮时,由二公司承担的备煤筛焦工程火速上阵。该工程分输煤系统与输焦系统两个分项,是立式焦炉原料与成品的运输工艺线。工程是由结构通廊及二十条皮带运输机、配煤槽、破碎机室、混合机室、切焦机室、筛贮焦楼及5个中转站等组成一个有机连锁的工艺体系,西起配煤槽,东至发电厂,环绕立式焦炉,呈一个巨大的“U”形,再通过输焦SJ9皮带通廊向北延伸至高炉区。打好备煤筛焦这一仗,关键是要拉通钢结构通廊,否则设备、电气、工艺安装工程无法开展。然而因很多材料来自国内,运输困难,无法预制成较大的构件,必须现场组拼数以万计小型拉条、支撑、檩条等构件,工作量相当繁重。南面有余热锅炉,北面是立式焦炉,输煤通廊被挤在一个狭窄的长条形区域内,场地局促,运输受阻。晴天尘土飞扬,灰雾笼罩;雨天,厚尘拌水、形成泥汤,大小车辆无法进入,人员行走只能穿长筒靴。

这些困难同样也是机装面临的挑战。机装工程主要是安装皮带运输机,工艺不复杂,但施工程序繁锁。受结构、土建厂房安装后的空间与高度限制,很多时候几百斤重的设备只能凭借卷扬机、葫芦、撬棍等工具进行土法吊装作业。安装施工承包人陈曙升,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他清晰掌握现场实际,合理安排有限人力资源,与施工人员一道,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各种技术和困难,丢失的构件,凡是现场能制作解决的,都在他手中得到解决。

 

苦战铸管钢结构  凝塑品牌扬威名

 

铸管厂是一大型轻钢结构厂房,分六跨,长560米,宽133米。共有钢结构6750吨,U70行车轨道6500米,压型彩钢瓦13万平方米,整个厂房呈“P”字型布置。铸管工程大规模的材料需求要求可靠的运输通道,而当时正值印度雨季,道路坑洼泥泞,根本无法运输。在电钢公司协助下,施工人员从10公里外运来成百吨碎石填路、铺路,初步解决了运输难题。

铸管厂由一公司负责施工,他们还面临着更棘手的困难:数万吨FOB材料由印度最大的霍尔迪亚港口运至450公里外的工地后,因电钢公司规划不到位,导致方圆几公里,处处是材料,遍地是设备,严重影响基础开挖。很多材料堆集在路旁阻碍交通不说,还造成不同公司间材料的混用、乱用、代用。为了落实整理FOB材料,国际分公司副总经理、印度电钢项目经理周自雄亲自带队,历经挫折,穿梭于危险的安装现场,扎堆于成捆的货运清单,终于稍微理顺了混乱的材料关系。还有构件从国内几经倒运后,大部分扭曲、变形,矫正、修复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面对困难,一公司施工队伍对工程质量也没丝毫放松,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构件验收、测量校正、焊接复测工作。工程的屋面梁、吊车梁、钢柱的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要求都很高,主要集中在高空安装精度控制、高空全位置焊接质量及穿插施工协调。从钢柱、加强支撑、车梁、屋架梁、檩条等步步为营、按部就班,即使刮来印度狂风,工程质量也岿然不动。

凭着对质量的追求和过硬的技术,二十三冶人在海外筑起了一面钢结构品牌大旗。随着一根根钢梁、钢柱的吊装就位,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在异域拔地而起。放眼望去,蔚蓝色的彩钢瓦屋顶,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那场景极为壮观。

 

生命防线高高筑  安全事故零记录

 

印钢工程施工面广、子项目众多、人员复杂,安全管理跨度和难度非国内工程可比。国际分公司建立了周自雄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组建了以周生志为首的安环管理队伍。一、二公司还各自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分别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员,由现场项目副经理任安全总监。电钢公司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安全队伍。

国际分公司及时保证了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有效地确保了防暑设施、医疗设用品、安全装备供应,并建立了现场医务室。我方人员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病症,因而药品资源成为了最头痛的麻烦。因为当地药材市场相当有限,加上语言障碍,难以熟悉一些药材的药理功能和属性,很多药品都是一点点从国内携带过来。

项目部每周一次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雷打不动,施工现场则由周生志这位年近花甲、南征北战的“老革命”每天巡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用相机拍下并发出整改通知单。施工现场环境极端恶劣,风险众多,工程区域广泛,即使走马观花也要整整一天,更何况是需要处处留心的安检督查。

这个国外工程还出现了新的安全管理问题。由于人力资源短缺,集团公司各家项目部不得不大量使用印度劳工,甚至一度高达千人。而这些劳工习惯于赤手赤脚,安全意识淡薄,且由于文化水平低,不懂英语,只得请来翻译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更严重的是印度劳工很不稳定,来去相当频繁,导致安全培训不断,劳保用品发放不停。   

尽管重重困难,但是我司很好地守住了安全防线:自开工日起,保持了1080天、36个月,重大安全事故的零记录!

  

团队和谐互相帮  “家”的温暖热心肠

 

作为海外施工单位,国际分公司及各项目部一直致力于建设“家”的文化、打造和谐团队,各级领导对员工的关照无微不至。

项目部经常根据意见对饭菜质量和样式进行调整。针对自有管理人员和综合工区人员宿舍的特点制定相应宿舍管理制度,为员工创造了较为舒适的住宿环境。项目部还积极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因远离都市,日常生活用品购买困难,就由项目部集中采购。工地上曾有一名员工家里发生火灾,损失惨重,项目部积极倡导“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一万余元,一系列的举动让员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根据施工实际,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下,项目部组织员工分批到南齐、简谢埔、菩堤珈瑘等地休闲放松。神奇的印度风情既增长了员工的见识,又使大家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项目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甚至卡拉OK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逢重大节日,组织员工开展篮球、卡拉OK歌咏等比赛。还经常与在印兄弟单位举办篮球友谊赛,加深了各单位的友好往来。这些活动既让员工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相互关爱、和睦团结的文化氛围。

 

星斗繁时呼红日  天空霁后唤彩虹

 

工程的背后是一段段震撼心灵的故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身影:

周自雄,整个工程自始至终的执行人、见证者,曾在这个异国工地上连续度过了三个新春佳节。20086月,他率队前赴印度开展工程前期实地考察,先后走访、考察了很多在印度的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吸取他们在海外施工的成功经验,深入了解印度建材市场,掌握工程开工的第一手资料。

李欣年,施工前线的巾帼英雄,印钢项目的经营管家。她带领经营部门主管土建结算和安装结算的张汉环、黄新宇两位干将,周旋于印度电钢、山东冶金设计院之间,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经营战!她致力防范国际工程的种种经营风险。20083月,她父亲病危,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白天忙碌公务,夜晚照料父亲,无情的病魔带走了她慈祥的父亲,正是投标处于关键的时刻,她赶回老家邵阳,把父亲送上归山,下午戴孝回到长沙,投身激烈的商海竞争。

还有国际分公司综合办公室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风华正茂,热情高涨。不仅及时地翻译与印方的往来文件,还管理着频繁的签证及人员流动。当时,办公室的刘晔与黄霞都正处婚恋期,却将婚期一拖再拖,毅然投身工程。黄霞在20102月完婚不久又重返战场。

还有加尔各答办事处全体人员,自成立以来,累计办理了近万人次进出国手续。

 …………

满天的繁星我们无法一一捕捉,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更多真实感人的人和事。狠毒太阳、滚滚热浪,他们依然正视前方,脸上的汗珠坠落,像一串串珍珠,与蓝天、原野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他们默默的奉献让冰冷的钢筋水泥也有了热度。    

三年苦战,如今南亚大地的原野上一座恢弘壮阔的钢构建筑群正挺拔雄立,二十三冶旗帜迎着劲风在异国天空豪迈飘扬。漫漫征途已见曙光,用不了多久,我们将会听到征战印钢的战士们凯旋的乐章!

>
>
>
远征天涯展雄风 出师印钢吟诗章
搜索